于希贤

于希贤

博导、教授

主页 > 讲师 > 国学养生 >

擅长领域:风水与中华文明 老师职称:博导、教授 所 在 地:北京 培训费用:0元/天 老师电话: 主讲课程:   《“趋吉避凶谈风水”》、《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》

老师简介:

       于希贤,北京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北京市文史馆馆员。1940年出生,中国第一风水学大师。中国民主同盟成员,现任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,中房商学院特邀客座教授、中国易经协会名誉会长、中国长城学会常委、理事。中国节能365网资深顾问。于希贤教授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地理学、城市规划、方志学及中国文化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
        讲座:《“趋吉避凶谈风水”》、《地理环境与中华文明》
       1964年7月云南师范大学生物地理系毕业;1964—1974年在上海市长乐中学任教;1974—1978年在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任教,并研究云南农业地理及云南地震。1985—1990年,做城市规划、区域规划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及气候突变与环境突变的研究;1985—1990年,做气候突变与环境突变的研究;1990—1991年,应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邀请讲学;1995年,再次应莫斯科大学邀请讲学,得到俄罗斯科学院的推荐,在莫斯科和雅库茨克自治共和国两地,两次出席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“世界文化多样性大会”,并提交论文《孔子思想与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发展》。1998年,出任北京大学课题组组长,承担“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——昆明旅游圈规划优化研究”。1999—2000年,在美国小石城阿克戴尔非亚大学进行三个月的学术交流,主讲“黄河与黄河文化”等。1964年7月云南师范大学生物地理系毕业,1964—1974年在上海市长乐中学任教,1974—1978年在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任教,并研究云南农业地理及云南地震。1981年至今,任北京大学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。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文化宽容年大会亚洲唯一应邀风水专家,曾在加拿大驻华大使狄莪邀请下对在华38国大使作风水学报告;1992年以卓越的风水学研究出席日本大阪东亚科学技术史会议;1993年5月应邀赴香港大学研究风水;2004年5月25日受奥地利维也纳市长之邀赴奥作城市风水考察与学术演讲。
        曾任国际地理学会地理学思想专业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《历史地理》杂志副主编等。于教授精于治学,潜心研究风水几十年,著述颇丰,国际交流成果斐然,是一位载誉国际的著名风水学学者。
       于希贤曾在上世纪90年代的莫斯科大学中国易经协会主席开过风水课。1990年到1991年,于希贤被公派到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中国历史系教书。 主要著作有:《中国古代传统地理学》、《人类生存环境的沧海桑田》、《于希贤中国方志评论集》、《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》等。
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中国历史系的俄国学生,很多人精通汉语。于希贤教授风水学文章被学生看到,马上就被20人拿去复印。学校后来知道这件事,就干脆让于希贤开了风水课,给学生系统讲授风水学知识。“他们之前也听说过风水,但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。对风水感兴趣并不是因为猎奇或者实用,主要还是为了求得真知,为了了解风水中的奥秘,他们觉得风水是一种智慧。”亚非学院中国历史系系主任对于希贤教授说,风水是古人馈送给我们的睿智,它不仅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,它将为世界创造一个和谐的未来。
      于希贤教授的风水学课开讲了,“来的人多得不得了”,听众中不乏莫斯科大学的院士和教授,“还有人穿着中国古人的长袍,头发盘起来,完全装扮成中国古人的样子。”怕听众听不懂,于希贤教授一开始用一半中文一半俄文讲。“后来讲着讲着,学生都说,于老师,你不要用俄文,就全用中文讲吧,我们都能听得懂。”
因为风水学课于希贤教授在学校里大受欢迎,校方甚至将他的第二个月的工资就由副教授级提到正教授级,并且换了住房,配备专车接送。
在于希贤教授看来,比起洋学生对风水学的崇拜与探索,中国人几十年来对风水的质疑和责难有些不可理喻。中国杰出风水大师杨钧淇教授也是这么认为,中国人要彻底的改变对风水能够科学理性的认知,还需要漫长的时间。
      在中国人质疑和批判的同时,风水学在世界范围内却受到重视。易学专家黄泓露先生让算命回归科学,值得参考。

老师作品:

老师照片:

服务客户: